1)第493章 甄宓:儿孙自有儿孙福_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热门推荐:

  诸葛亮与刘备相识于隆中,两人于新野小城起步,几乎是白手起家,共同打造了蜀汉政权。

  现在,刘禅不争气,让诸葛亮心中凄凉,但要让他逼刘禅下台,另立明君,诸葛亮的心中,又过不了忠臣这个坎。

  诸葛亮的弟子,细论起来,有刘封、姜维、马谡、刘禅四人。

  刘封自不必说,当初前往江东一行,就给了诸葛亮诺大的帮助,这些年来,刘封更是屡屡救蜀汉于危难,眼界之长远、征战之骁勇,蜀汉无人可及。

  姜维自入诸葛亮门下后,长年在汉中、陇右一线领军作战,战场经验极是丰富,特别是在局部战场上,姜维的用兵精妙,连刘封也为之惊叹。

  马谡虽然才华出众,但好大喜功,在失了街亭之后犹不自省,被诸葛亮论罪后身死。

  自马谡后,诸葛亮心哀若死,也基本断了再收嫡传弟子的想法。比如蒋琬、费祎等人,虽然时常在丞相府听用,但诸葛亮更多的把他们当作下属来看待。

  至于刘禅,有“相父”的身份,就算诸葛亮不想教导,也推托不了。

  回到成都这些天里,诸葛亮也是尽了最大的诚意,用心教导,殷殷相劝,在刘禅身上花费的心思颇多,但刘禅的表现,却让他失望透顶。

  刘禅主要的问题,是做事没有长性,也就是想一出是一出,又耳根子软,对身边的人是忠是奸分辩不清,对什么是谗言什么是忠言也无主见。

  阿斗,真的很难扶起,说刘禅没脑子也不是,在享受生活和吃喝玩乐方面,他可是颇有聪明才智,要想欺骗他很不容易。

  但在治国理政方面,却是十窍只开了一窍,九窍不通。

  说得透彻一些,刘禅就是一个听之任之,有些小聪明,在大事上糊涂的人。

  在蜀汉的中期,有诸葛亮、蒋琬、费祎、董允等人匡扶,刘禅靠着这些良臣的辅佐,勉强支撑蜀汉三分天下。

  到了蜀汉的后期,陈祇、黄皓把持朝政时,刘禅就彻底放飞了,在他的亲政下,朝堂内部纷争不断,良臣猛将不得重用,大将军姜维得不到朝堂的支持,只能无奈收缩汉中防线,避居沓中就粮,这才给了魏军入蜀的可乘之机。

  诸葛亮对刘禅失望透顶,在身体有疾的状态下,他的耐心消耗殆尽。

  在考虑再三之后,诸葛亮决定用最后的一点时间,奋力的搏上一把,看看能不能借刘封大胜的东风,一举收复关中,把三分天下变为二分。

  二分江山。

  这是诸葛亮在《隆中对》中为刘备描述的理想结果,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执念。

 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,诸葛亮已经顾不得身体的不适,更顾不上黄月英的殷殷相劝,彻夜未眠再著《出师表》。

  言:先帝深虑汉、贼不两立,王业不偏安,故托臣以讨贼也。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;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